首页> 中文会议>2011年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学术研讨会 >城市化进程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化进程与民俗文化遗产保护

摘要

博物馆承担着地域文化的展示和研究工作,包括所在地人文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沿革、经济体系、宗教信仰和民风民俗。它不是狭义的、局部的、某一个时段的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它是一个地域内横贯古今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中民俗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即非物质文化部分,也是要通过反复研究来认识的。近现代社会的民间民俗文化,与人民群众有血肉相连的关系,有传统久远的文化认同心理。过去没有顾及的民俗文化遗产,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旅游业兴起的热门展览内容,最受群众欢迎。在中国历史文化遗产这个“共性”中,民俗文化遗产往往是其中的“个性”。这些“个性”是展示地方历史文化特点的窗口;是所在地的城市文化“名片”;是所在地文化内涵的“品牌”;是所在地社会发展“亮点”。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全面开展,及时抢救保护近现代民俗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紧急任务。在城市发展规划上,应当尽可能保留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点和氛围的地段,使原有的文化遗产有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要着手抢救与民俗文物相关的文化载体,使博物馆的民俗藏品、展览内容更加丰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保存城市建设的地方文化特点,与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