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外教育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 >从孔教大学到孔子学院: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媒介之嬗变

从孔教大学到孔子学院: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媒介之嬗变

摘要

本文从高等教育史的视角,探究孔教大学及孔子学院的缘起、宗旨、演化轨迹与文化影响,揭示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媒介演变的内在逻辑。在近代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中,民间社团和教育机构曾发挥重要作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创办于北京、香港的孔教大学和孔教学院,以"昌明孔教"为宗旨,以汉语教学为媒介,面向海内外传播、传承中华语言文字和儒学文化.21世纪初,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发展及国际"汉语热"的兴起,以中外合作办学为模式的孔子学院应运而生.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孔教大学、孔教学院举办的经学教育与“弘教”活动,到当今海外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交流,近百年间,中国对外教育交流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历史变迁。rn 对外教育交流的主体,由宗教教育团体转向世俗教育机构,从民间性转向政府行为,其中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强烈反差,隐含着内在的发展逻辑。孔教大学和孔教学院是民族文化危机的产物,其对外教育交流活动扩大了儒学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主权独立是平等开展对外教育交流的政治基础,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严重制约了中国对外教育交流与文化传播。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持续发展,是当今海外孔子学院发展的强大动力。深化对外文化交流内涵,提升孔子学院的教育层次,是扩大对外教育交流,保障中外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