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效能探究——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

摘要

在综合分析了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效率性发挥对我国政府的适用性之后,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可发现所提出的路径在现实的运作中,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偏差。首先,分权路径方面。由于忽视了制度与分权对公共行政的约束作用,可能破坏立法、行政与司法机关之间的权力平衡。同时,政府分权虽然可以增强自主性和灵活性,但也可能带来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其次,市场化路径方面。以目标、任务与市场为导向的管理原则,可能不利于维护公共行政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控制的政府,违反了人民选举代表控制政府民主的原则。私有化和私人企业管理方式虽然有利于精简政府机构和增强活力,但也可能违反公民参与、机会平等、社会监督等公平部门的管理原则。最后,体制与制度路径方面。以结果为本的公共行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可能因此忽略了政府雇员的合法权利。而鼓励创造性,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也可能助长机会主义和过分冒险行为。其实,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是市场机制的引入,其主要体现在竞争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而新公共管理运动更是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经济学观点,虽然,这二者在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但还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对于这种将经济性、最优性、效率作为至高追求的理论,应借鉴性的吸收。对于适应我国国情的,有利于促进政府改革的思想,中国化的运用到的政府当中。对于不适应我国国情的,存在一些偏激化或过分理想化的思想,应从中吸收经验,以这些思想为基础,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科学化、实践化的理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