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八届东北三省放射学学术会议 >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低场MRI诊断

骨挫伤及隐匿性骨折的低场MRI诊断

摘要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骨挫伤和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rn 方法:收集我院MR室2003年以来行骨关节检查并发现有骨挫伤的病例共计36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9例,年龄14~65岁,平均32.5岁。有明确外伤病史者21例,伤后距检查时间为1周~2个月,平均40天,临床和平片均无明显的骨折症状体证,临床仅怀疑软组织和韧带、半月板损伤;15例无明显外伤史,但有长期膝关节疼痛病史。MR扫描采用三星公司0.35T开放式永磁型MR扫描机,扫描序列:SE、FSE、FLAIR、STIR,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使用不同的线圈,常规行横断、冠状及或矢状位的T1WI、T2WI及T,WI+FS扫描。全部资料均经2名影像科和2名骨外科付高以上职称医师分析共同作出骨挫伤的诊断。rn 结果:36例骨挫伤的MRI表现为在T1WI上均表现为斑片状、地图样低信号,在T2WI上多数表现不明显,仅5例表现为不均匀略高信号,病变以在STIR+FS序列和DESS序列上表现最为明显。在MRI上同时发现的其他异常征象有:半月板损伤11例;前交叉韧带损伤6例;后交叉韧带损伤4例;内侧付韧带损伤2例;关节软骨损伤11例。rn 结论:骨挫伤在X线平片和CT扫描上均无异常改变。由于。MRI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和病变敏感性,故对松质骨内发生的早期挫伤极为敏感,能很好地突出显示病变区内地异常高信号,尤其STIR是诊断骨挫伤的非常非常理想的检查序列。MRI检查可避免漏诊和严重后果。骨挫伤的MRI表现分为三种,类型:Ⅰ型表现为干骺端和骨干区的弥漫性信号异常改变;Ⅱ型表现为软骨下骨皮质的连续性中断;Ⅲ型表现为软骨下滑内局限性的信号异常改变。但是引起骨髓内信号异常的病因较多,MRI诊断时应该注意排除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原发或继发性骨肿瘤、炎症、结核等所引起的松质骨改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