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 >明代学记文的集体形态及其超稳定性特征

明代学记文的集体形态及其超稳定性特征

摘要

文体的话语体式和结构方式有其自身发生、演变的内在因素,也与社会历史文化情境和现实需求有关,由此形成了文体研究的两种方法:内部研究将作家为构造特定的文本结构而选择的一切语言手段都划人文体研究的范围,而将心理、文化、历史、政治等角度的研究划入外部研究.rn 学记文是在集体的审美趣味中形成并具有超稳定性特征的一种特定文体,而这种审美趣味更多地源于政治制度的要求,并与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学记文的两种基本文体结构方式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前者是政府制度和政治文化的产物,是儒学教化思想和理学思想官学化控制和影响下的结果,代表着官方思想;后者则是阳明心学传播的产物和重建以朱学思想为核心的东林讲学活动的产物。两种不同的思想及其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了文体表现的巨大差别,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文体因素在写作中的运用,而没有根本性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