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第四届研讨会 >不同栽培环境下'红阳'内果皮着色的细胞学差异

不同栽培环境下'红阳'内果皮着色的细胞学差异

摘要

本研究对比苍溪不同海拔以及武汉与苍溪栽培的‘红阳'猕猴桃内果皮着色过程的细胞学差异,结果表明,‘红阳'中色素的形成及着色存在组织特异性.本研究首次在猕猴桃果实中观察到两种花青素色素体形态,一种是圆形色素体,另一种是小颗粒色素体,并发现来自武汉与苍溪的‘红阳'猕猴桃花青素色素体形成及溶解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开花后30天时,圆形色素体出现在维管束及其周围的小细胞里;花后68天,小颗粒色素体开始在大的薄壁细胞里出现,但武汉的果实中圆形色素体的密度明显高于苍溪文昌的果实;在花后117天,在武汉的果实里缺乏色素体及其载体,在来自苍溪的果实内果皮可以观察到大量的色素体载体,而且这些载体内存在多种不同形态的色素体,有的仍呈现圆形,有的呈现新月形或者其他不规则形,总体上载体内的这些色素体变得越来越小及不规则,导致色素体载体内不同程度的液泡化.在果实可充分着色的苍溪文昌,果实薄壁组织细胞质里发现许多成熟的圆形色素体载体.这些结果暗示,色素体的溶解及花青素释放过程,在红肉猕猴桃中表现为"移位释放"的特点.因此,认为花青素更有效的释放到液泡中可能是苍溪文昌红阳果实着色更深的因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