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及其构造演化

大兴安岭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及其构造演化

摘要

@@我国东北地区传统上称为“兴蒙褶皱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中亚构造域东段,夹持在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其形成与古亚洲洋的闭合有关,并受到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改造,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兴蒙褶皱带”包括我国东北及其邻区,其西、北部以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为界,南部以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和华北板块相接,东部以中锡霍特俯冲带为界濒临太平洋板块。由于古亚洲洋和古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叠加,构造复杂,有关东北地区古生代的构造演化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王成文等提出二叠纪哲斯腕足动物群是一个凉水型腕足动物群,古生物地理区划属于北方生物地理大区的内蒙古区,古亚洲洋的闭合发生在中二叠世以后,缝合线位于西拉木伦河-长春南-延吉一带。东北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空间上广泛伴有同时代的海相地层,它们是形成于弧盆体系,还是陆内裂陷是区域构造演化分歧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晚古生代火山岩的研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