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孔径闪烁仪的海河流域蒸散量分析

摘要

与传统的观测技术相比,大孔径闪烁仪(Large Aperture Scintillometer,LAS)可以观测较大尺度(500m-10Km)的地表蒸散量,其测量尺度与大气模式的网格尺度、以及卫星遥感的像元尺度匹配较好,因此这一优势使其在短短十几年里迅速发展。本文采用海河流域北京密云站、河北馆陶站2008年1-7月观测数据,通过对大孔径闪烁仪观测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得到了两个站的蒸散量,并对潜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下垫面蒸散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趋势,蒸散量受净辐射、降水量以及植被高度的影响较大,且成正相关关系。1-7月密云站累积蒸散量mm,馆陶站累计蒸散量 mm。最后,通过对大孔径闪烁仪和涡动相关仪观测显热通量的比较分析,认为涡动相关仪与LAS观测显热通量的差异与下垫面的非均匀性、两者源区的重叠度以及涡动相关仪的能量闭合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