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华医学会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 >母亲Rh缺失Dc-产生抗-HrO、抗-e抗体至重度新生儿溶血病救治讨论

母亲Rh缺失Dc-产生抗-HrO、抗-e抗体至重度新生儿溶血病救治讨论

摘要

目的:为一例母亲B、Dc-的新生儿通过母子血型抗体鉴定,家系调查,采取最小不相容换血法救治患儿的新生儿溶血病.rn 方法:试管法;微柱凝胶法;抗人球蛋白法;化学放散法.rn 结果:患儿血型为O DCCe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游离抗体试验阳性,放散试验阳性.患儿和母亲血清中均存在抗-HrO,抗-e抗体,选用最小不相容O,DccEE洗涤红细胞3单位,AB型新鲜冰冻血浆300ml给患儿进行换血治疗.换血后第二日,患儿血红蛋白由换血前52g/L上升为132g/L,总胆红素由换血前的347umol/L下降为132umol/L,患儿贫血缺氧的状态得到及时纠正,高胆红素血症得到有效控制,患儿临床表现皮肤黄染减轻.rn 结论:对罕见血型抗体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救治,在不可能得到完全相容的血液时,采取最小不相容换血疗法是避免新生儿重度核黄疸,挽救患儿生命的有效可行方案.产前检查能提前检测出母亲血清中存在的特殊血型抗体并提前为新生儿备血,为重度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对该病例的讨论认为,患儿母亲高IgG抗体效价:抗-HrOIgG效价为512;抗-e IgG效价为8,可能导致新生儿宫内长期缺血缺氧,宫内发育异常;致患儿出生后存在多种疾病:Rh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新生儿硬肿症、皮下瘀斑、宫内感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虽然换血治疗取得初步成功,但换血治疗后第三天,患儿出现呼吸不规律,呼吸音粗糙、反应较差,消化道出血、呕血50ml左右患儿,PT22.8秒(正常对照11.5秒),较正常参考值延长11秒;APTT31.5秒(正常对照30.4秒)家长放弃对患儿的救治,患儿死亡.故对该类异常特殊患者新生儿溶血病的救治,是否应该考虑从母亲孕前开始准备,是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实践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