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热舒适研究现状及展望

摘要

儿童的热舒适研究涉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适合儿童的热舒适究模型的完善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适应性问题.基于儿童的实际热感觉与适宜性温度与成人的差异,分析了适应儿童的两种测试方式,并提出了以后儿童热舒适的研究方向.依据PMV方程模型分析得到:在室内操作温度在18℃~30℃的范围内,儿童对热的敏感程度比成人要高,其热感觉投票值与成人相比偏高,利用PMV 计算方程得出的评价值低于儿童的实际的平均热感觉投票值。7~11岁的儿童适宜的中性温度与成人相比,低约4℃,4~6岁儿童适宜的中性温度与成人相比,低约3℃。因此,不能直接利用PMV评价指标评价儿童的热舒适情况。相同年龄层的儿童,男性与女性对相同热环境条件下的热感觉差异不大。由ASHRAE 和EN1521提出的两种最适宜温度范围的模型,并不能够正确反映儿童的适宜性温度范围。造成儿童和成人热感觉差异的原因从人体代谢率,活动水平,自我调节方式分析,有以下几点。儿童的单位体重的代谢率的值较成人比较高,导致其实际的热感觉投票值比根据PMV公式计算出的评价值要高。Fanger提出的PMV模型的适用于是成人在办公的环境中进行的热舒适评价,儿童一天时间呆在幼儿园或是学校,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活动,在室内进行理论学习课程,同成人在办公条件下进行的脑力活动类似,但儿童有一部分的时间需要在室外进行活动,其冷热感觉不仅受到其自身代谢率的影响,还会受到室外环境的影响。根据实际的调查发现,儿童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环境,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的条件主要是依靠老师对其进行调控,例如,开窗,运行空调,开电风扇等。对于上小学的儿童,在学校需要穿着校服,对服装的选择有限,上述两个因素导致儿童难以通过自身行为的调控来改变热环境带来的不适感。学校的运行管理模式对儿童在室内的热感觉也有一定的影响,有效的利用自然通风或通过机械通风系统的运行,可以达到对室内环境进行调控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