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摘要

目的通过本试验进一步探讨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的影响,了解吸烟哮喘患者对激素治疗的敏感性。方法选取35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根据是否吸烟,分为吸烟组14例和非吸烟组21例。所有患者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必要时可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发放哮喘日记卡及峰流速仪。分别记录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哮喘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TM)评分;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最大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预计值)、每日晨间及夜间PEF;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并测定痰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及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结果两组患者ICS治疗后ACTTM评分有明显改善,组间ACTTM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760,P<0.05)。治疗后两组哮喘患者肺功能均有改善,组间比较FEV1%预计值(F=25.633,P<0.05)、PEF%预计值(F=20.80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ICS治疗后组内比较嗜酸粒细胞百分比(F=15.271,P<0.05)、eotaxin水平(F=24.172,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中性粒细胞(F=9.632,P<0.05)及IL-8水平(F=5.720,P<0.05)吸烟组明显高于非吸烟组,而吸烟组嗜酸粒细胞百分比(F=15.879,P<0.05)及eotaxin(F=12.365,P<0.05)远低于非吸烟组。结论两组患者ICS治疗28天后,其临床症状、肺功能及痰中炎性介质均有改善,但吸烟组改善程度较非吸烟组差。吸烟组哮喘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及IL-8水平高于非吸烟组哮喘患者,而嗜酸粒细胞及eotaxin水平低于后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