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国第五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邹平中基性火山岩成因及源区性质探讨

邹平中基性火山岩成因及源区性质探讨

摘要

中新生代华北岩石圈发生的变化不仅仅是其厚度的减薄,而是从一个冷、厚(200公里)、高P波速、主量元素亏损(玄武质成分如Si、Ca、Al等)、以方辉橄榄岩为主和同位素富集为特征的古生代古老克拉通大陆型地幔,转变为薄(<80公里)、热、低P波速、主量元素富集、以二辉橄榄岩为主和同位素亏损的类似于洋盆或构造活动带地区的“大洋型”岩石圈地幔(Fan et al.,2000;Zheng et al.,2001)。本文介绍了邹平中基性火山岩的地质概况、地球化学及岩石学特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