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案例分析:“黄家医圈”现象和沈阳首届清文化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案例分析:“黄家医圈”现象和沈阳首届清文化节

摘要

中国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本篇论文所关注的两个案例,分别具有不同的研究价值。“黄家医圈”的创始人黄传贵本人是彝族,他利用民族传统的医学医药知识治疗癌症,获得了令人瞻目的商业性成功。从“黄家医圈”的经验中,不仅可以发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现代商业价值,也可以发现政府“无为而治”、不施加主动千预的正面效果。2004年8月,沈阳等市政府举办首届主题为“紫气东来”的清文化节,纪念清军入关360周年。此举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成为网络时代“满汉之争”的一个重要渊溯。面对满汉关系中复杂的历史记忆,本以塑造国民价值共识为必然责任的政府,其扮演的实际角色却是错位。rn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人的发展政策研究》课题组成员,本篇论文是作者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政府角色研究的一部分。在研究方法上,关于“黄家医圈”的研究,主要是文献二次分析和实地调查。作者研究了自1987年以来各种媒体对“黄家医圈”所进行的数以百计的报道等文献资料,并在2006年11月在昆明、北京等地做了实地调查,对黄传贵本人及其部分患者与家属进行了非结构性访谈。关于沈阳清文化节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网络调查。除检索和阅读网络论坛外,作者在2006年2月至6月用4个月的时间跟踪了数个满族网站和一个叫做“八旗子弟”的QQ群,并通过网络对30多个调查对象进行个人访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