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七届全国感染性疾病及抗微生物化疗学术会议 >华山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3年的临床分析及体外药敏试验

华山医院侵袭性真菌感染3年的临床分析及体外药敏试验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3年间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分离真菌对6种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的体外敏感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确诊及拟诊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例(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本研究共入选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147例。其中确诊(proven)140例,拟诊(probable)7例。感染部位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占43.5%,其次为血流感染34.7%、肺部感染14.3%。病原真菌以念珠菌属最常见占57.9%,其次为隐球菌和曲霉,分别占32.6%和8.2%。属社区获得性感染73例,医院感染74例。社区感染和医院感染在感染部位、致病真菌及基础疾病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为15.0%(22/147)。其中医院感染病死率高于社区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18.9%和1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真菌感染的病死率以曲霉感染最高(33.3%)。本研究共获得临床分离念珠菌82株和隐球菌44株。药敏结果显示,念珠菌属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90和国内外数据相似,白念珠菌和非白念珠菌对以下3种药物敏感率最高:氟胞嘧啶(100%,95.8%)、伏立康唑(98.3%,95.8%)、氟康唑(96.6%,85.7%)。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及氟胞嘧啶敏感率均为95.5%,对伏立康唑、氟康唑及伊曲康唑显示相同的敏感率,为88.6%。和既往研究相比,本研究中伏立康唑对隐球菌的MIC90升高了6~7个稀释度,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对隐球菌的MIC90升高了1~2个稀释度。本研究观察到隐球菌对3种吡咯类药物显示交叉耐药现象。结论:我院3年间侵袭性真菌感染共147例。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流感染及肺部感染最常见。病原真菌依次为念珠菌、隐球菌和曲霉。社区获得性真菌感染以隐球菌脑膜炎最多见,为本院特点。医院感染则以念珠菌血流感染最多见。侵袭性真菌感染病死率以曲霉感染最高。念珠菌属对氟胞嘧啶、氟康唑、伏立康唑敏感率最高,念珠菌属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MIC90和国内外数据相似。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对隐球菌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但隐球菌对3种吡咯类药物的敏感性较前有下降趋势。3种吡咯类药物在隐球菌中显示交叉耐药现象,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