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一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 >高温发泡剂的研制及其现场应用效果

高温发泡剂的研制及其现场应用效果

摘要

根据对国内外稠油开采技术、稠油热采现状的调研发现,稠油蒸汽热采中后期效果差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1)地下存水率高。油井经过多周期注蒸汽后,注入蒸汽的凝结水积存于近井地带越来越多,周期数越多,地下存水率越高。地下存水量大,导致蒸汽热效降低,油井排水期长,高含水期长,使吞吐效果逐次变差,产量下降幅度大。(2)油层纵向动用差异大。由于受油藏非均质性影响,各单层吸汽不均,蒸汽波及体积低,油层纵向动用程度差。因此,扩大蒸汽波及体积,是改善热采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3)水窜和汽窜。注汽时,因高渗透层反复吸汽、反复生产,造成高渗透层逐渐亏空,形成水窜及汽窜。(4)蒸汽热水带的驱油效率低。由于地下存水量大,导致蒸汽热效降低,油井排水期长;蒸汽驱采用的是间歇汽驱方式,故目前的热采过程实际是一个热水洗油的过程。但原汕粘度大,油水流度比大,造成蒸汽前沿的冷凝液(热水带)只能洗掉易流动的油,驱油效率低。需要借助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汕水界面张力,提高热水带的驱油效率。(5)近井地带采出程度高。稠油热采开发进入后期,地层压力和近井地带含油饱和度较低,常规热采和增效工艺适应性变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