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 >移动ICU病房的创建及在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中的应用

移动ICU病房的创建及在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目前国际医学界对于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的最新理解是,ICU应该有三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训练有素的医生和护士,这个团队应掌握危重病急救医学的理论,有高度的应变能力,善于配合;二是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治疗手段,借助于这些设备和技术可进行动态、定量的监测,捕捉瞬间的变化,并可反馈于强有力的治疗措施;三是应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对危重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其中,医生是ICU的主体.它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病人的医疗单元,设置在医院内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但是在灾害、突发事故、局部战争或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内现场死亡人数是最多的.据统计,国内外历次战争数据表明,构成伤后死亡率伤后即刻占40%,伤后5分钟占25%,伤后5-30分钟占15%,伤后30分钟以上占20%[1].另据统计,创伤伤员第一死亡高峰在1小时之内,此时死亡的数量占创伤死亡的50%,而第二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2-4小时之内,其死亡数占创伤死亡的30%所以对于现场急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传统的急救观念往往使得处于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最宝贵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救命的黄金时间".因此提倡和实施现代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势在必行,为适应突发灾害事故、载人航天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现场救护的需要,提倡和实施现代救护的新概念和技能,探讨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的创建与应用.方法: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突发灾害、载人航天航天员意外伤害及局部战争造成伤害的资料并分析其原因,结合我们多次参加医疗紧急救治的体会,从设备配置、人员强化培训及组织等方面创建了流动便携式ICU病房.结果: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在我国载人航天首飞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得到了应用,能达到"快速反应、立体救护"的目的,能使危重病现场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抢救成功率更高.结论:危重病特种伤目前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及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现场急救需要"快速反应、立体救护"危重病现场急救新模式,流动便携式重症监护治疗(ICU)病房的创建可以达到这一目的,能够降低突发灾害及局部战争中伤员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