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时长差别阈限的实验

摘要

在工程实践和科研中所使用或引用的混响时间的差别阈限基本上都是源自H.P.Seraphim的测量结果.通常认为混响时间的相对差别阈限在5%到10%之间.Seraphim的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实验方法是恒定刺激法,得到的是75%的差别阈限,使用的素材是指数衰减的窄带噪声信号.在Seraphim的实验中受试人被要求判断噪声信号从起始衰减到本底噪声水平的时间.严格地来讲,在这样的实验设计下受试人判断的是物理定义上的"噪声混响时间"的时长的差别阈限,这与人们通常对不同的听音环境的主观混响感的差别阈限有本质区别.文献[2]以模拟的不同混响环境下演奏的音乐片段为素材对主观混响感进行了测量,得到的主观混响感的差别阈限是25%左右,如表2所示.可以明显看出文献[2]的结果与Seraphim的结果相差很多,这种差别不大可能是实验误差和实验环境的差别所引起的,应该是在对混响时间差别阈限的理解上有本质的不同.本文通过测量白噪声时长的差别阈限,说明长期以来所引用的Seraphim的"混响时间的差别阈限"其实与主观混响感没有什么关系,是噪声时长的差别阈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