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坏毛病”打造健康人生

摘要

本文以儿童抽动障碍为研究对象,指出该疾病常发生在2-12岁的孩子,以男孩多见。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的异常动作和/或异常发声。症状有轻到重,复杂多变,常被误认为坏毛病,或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误诊为其它病。本病在青春期有自愈的可能性,但自愈率较低,对于有轻症患儿,家长要合理安排患儿日常生活,减轻学习压力,使其尽量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之中。并给予心理指导,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本病,知道抽动症状的表现就象躯体感冒发烧一样是一种疾病,并不是坏毛病,要增强克服疾病的信心,消除自卑感。周围的人不要过分注意和提醒患儿的异常表现,当儿童抽动发作明显时,不要强制其控制,可让他帮你做些轻松些的事,通过肢体有目的的活动而逐渐减轻和缓解抽动症状。患儿在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中,通过以上心理治疗,部分可以自愈。对于重症患儿,则需加用药物治疗。西药目前常选用氟哌啶醇、泰必利等抗精神病类药物,一般需1至数周或更长时间,抽动症状才能消失,再继续服用3-6个月方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停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