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盏黑釉的显微结构

摘要

宋代建窑位于现福建省建阳县,建窑黑釉盏为北宋帝王所赏识,被用做隆重赐茶专用的茶具.建盏在流传到日本后被称为天目盏.根据釉的外观,黑釉建盏有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等种类,享有天下神品的美誉[1].由于工艺失传,更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山崎一雄[2]教授从1952年起开始研究曜变天目碗,对珍藏在日本的曜变天目碗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进行了鉴别,并对Plumer1935年收集的建窑残片进行了化学分析,开了建盏科学研究之先河;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对建窑黑釉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1~6].陈显求等[4]认为,兔毫纹的生成可能由三种情况引起:①钙长石析晶→晶间液相分离→分液化→氧化铁析晶;②釉面局部液相分离→氧化铁析晶;③釉下近表面处的微粒聚集.本工作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选择典型建盏瓷片,深入研究釉的显微结构,探讨其形成机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