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附2798例分析

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超声诊断价值附2798例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rn 方法:仪器使用Philips 5000、7500、IE33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探头频率P7-4、S8-3.对2000年1月-2011年2月本院收治2798例川崎患儿,年龄3月-10岁,男1969例,女821例,男女比2.4∶1,根据冠状动脉走形,观察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过程,特别是早期冠状动脉改变进行回顾总结分析,采用胸骨旁大动脉短轴、左室长轴等切面侧动探头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测量内径有无扩张,内膜有无增厚、管腔有无血栓形成,计算冠状动脉与主动脉根部(AO)内径比值CA/AO.不能配合检查者给予10%水和氯醛保留灌肠,(每次0.5-0.6ml/kg)睡眠后检查.rn 结果:超声检查采用较高分辨率探头,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近端,均可清晰显示.所有病例从发病3-5天起,冠状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1664例冠状动脉内径正常,仅显示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内膜不平整.110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内径扩张,其中1862例冠状动脉均匀或不均匀扩张(内径3-4mm,CMOA>0.16,但<0.30),管壁回声增厚、增强,左冠状动脉扩张318例,左前降支扩张203例,右冠状动脉扩张151例,左右冠状动脉均扩张190例; 242例冠脉瘤(内径4-8mm,CA/OA≥0.30)形成,左冠状动脉瘤57例,左前降支动脉瘤104例,右冠状动脉瘤69例,12例巨大冠脉瘤(瘤径≥8mm,CA/OA≥0.60,1例为多发巨大动脉瘤);346例患儿血栓形成,89例合并心包积液.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1081例冠状动脉恢复正常,心包积液:血栓溶栓治疗消失,27例冠脉瘤持续存在,至今仍在观察中.rn 结论:川崎病临床依靠典型的症状无特异性,不典型病例体征少.近年来不典型病例的增多,约占10-20%,早期的诊断困难更多.疾病早期特征性的表现多数不可能同时出现,特别是小婴儿,皮疹和淋巴结肿大较少见,5岁以上儿童的发热性疾病往往见到指趾末端脱皮,才考虑川崎病.典型与不典型病例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相近,病变严重程度是一致的.急性期易形成血管瘤,已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主要病因之一.川崎病治疗强调在发病10天之内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和口服阿司匹林,可降低冠状动脉瘤发生,对此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的检测尤为重要.早期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诊断,治疗及患儿的长期随访安全、简便、可靠、重复性好的特点,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为首选,最佳的检查方法,对川崎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不至于患儿急性期或以后发生心肌梗死、瘤破裂、心源性促死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