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青海、西藏猎隼(Falco cherrug)生存状况与繁殖生态

摘要

自2001-2005年,中国科学院与英国鸟类研究中心联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和昆仑山、青海玉树地区、西藏那曲地区的猎隼(Falcocherrug)分布状况与繁殖生态进行深入调查.考察行程上万公里.卫星跟踪显示在俄罗斯、蒙古繁殖的猎隼迁往青藏高原越冬.但是,实地调查表明,在新-青-藏还有一些繁殖种群;繁殖区的海拔高度从600m,上升至5200m.根据观察,猎隼的巢多数属于"垃圾巢",因为高原缺乏合适的巢材,那些人类遗弃的皮管、铁丝、皮带、破布、汽车零件、骨片、绳子等垃圾充斥于巢穴之中.考察期间,共找到60多只猎隼成鸟、约25个猎隼巢或巢区;分布地点涉及昆仑山脉、准噶尔盆地、可可西里、塘古拉山脉等,包括新疆奇台、且末,青海楚玛尔河、五道梁、曲麻莱、雁石坪、玉树,西藏安多、那曲等.猎隼巢址多位于悬崖凹陷处(14个)、河岸砂土洞(3)、桥梁(2)等处;巢高于地面7~30m.通常多沿用渡鸦、大鵟、棕尾鵟的巢,有同步繁殖现象.附近有鼠兔、雪雀、地鸦、岩鸽、石鸡等活动.巢区沿着山脉或者丘陵连续分布,巢间距最近2.5km,通常4~8km或更远.4-5月产卵,窝卵数3~5枚;5月上旬和中旬已有部分幼鸟出壳.虽然在中国捕捉猎隼现象十分猖獗,但考察结果依然令人振奋.建议中国猎隼研究小组(CSRG)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卫星跟踪、电子微芯片标记(PIT)、DNA指纹图谱分析、人工猎隼栖架和巢穴招引技术等,不断完善监测手段和管理机制,为猎隼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做出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