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静脉内瘘失败后的前臂自体血管内瘘制作

摘要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血液透析首选的血管通路,首次头静脉与桡动脉的AVF无法使用后,国内绝大多数医生就转向上臂内瘘,甚至直接插带CUFF的隧道导管.许多前臂内瘘的机会被放弃,而国内人造血管又不流行,导致深静脉导管使用率居高不下,增加感染机会和影响透析效果.本文总结了头静脉与桡动脉的AVF失败的原因:1、无法制作:静脉血管太细、分支多;动脉搏动弱;静脉摸不到或走行不清;静脉距离动脉远;长期注射静脉硬化闭塞等.2、血管吻合技术问题:采用小切口端侧吻合甚至端端吻合易形成吻合口狭窄;静脉未扩张;静脉扭曲或旋转;静脉张力过高.3、血管使用不当:定点穿刺;穿刺损伤血管内膜.4、血管本身病变,易增厚狭窄.根据以上原因通过术前检查,血管选择进行改善。手术中无需过于顾忌不影响穿刺的大切口,保证游离足够长度的静脉;建议用侧侧吻合方式建立端侧吻合痰管,最终吻合口应在0.5-1.Ocm之间;充分利用各种标记,随时注意避免静脉血管的成角、扭曲、旋转、高张力,尤其在皮下隧道内;两端游离的移植静脉应注意保留原来的血流方向;尽量避免与手臂长轴垂直的隧道。总之,充分利用所有前臂可用的静脉,以尽可能延长血透患者寿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