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绩效比较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尤其是近期时循环经济的特别关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也相继引入了循环经济的思想,并开始了试点、理论研究。近几年,我国学术界时于循环经济的研究也产生了一大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大多数局限于横向的比较分析和对循环经济本身的认识的理解,缺少基于经济学理论的分析。rn 本文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目前主流的四种运行模式的绩效进行了比较。rn 第一部分是导言,对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进行了分析,接着介绍了目前世界主流的四种循环经济运行模式;杜邦模式、工业园区模式、德国DSD模式和日本的循环性社会模式,最后得出结论;循环经济运行主要基于三个层面;企业内部层面、社区层面和社会层面。rn 第二部分是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对循环经济模式绩效的比较、分析,并得出结论;社区层面的循环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其次是企业内部层面,交易成本最高的是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rn 第三部分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进程的介绍,我国对循环经济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试点,目前主要采用“三加一”模式,即三个循环加一个产业。rn 第四部分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我国的现状.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加快建设循环社会的法制建设.尤其是基本法的出台;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循环经济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注重高校的循环经济知识普及;继续在我国现有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基础上建立生态园区;对已形成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采取税收等财政上的支持,以激励其它企业主动加入循环经济运行模式的行列.在发展循环经济注重生态效益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的“共赢”.建立与完善在循环经济模式上的责任分摊制度;建立一套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即绿色GDP)。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