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阿德福韦相关性肾损害的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探讨在不同的中医证型中阿德福韦相关肾损害的发生情况,分析肾损害发生的机制,总结该药物相关性肾损害的临床表现.探讨抗病毒过程中阿德福韦在体内的效能变化以及对患者肌酐、尿素氮、尿酸、β32-微球蛋白的代谢影响。rn 方法:对79例符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分为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及瘀血阻络型.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接受阿德福韦治疗72周后血清肌酐、尿素氮、尿酸、β32-微球蛋白的变化.rn 结果:各组疗程完成后,血清肌酐水平异常率湿热中阻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组间两两比较肝郁脾虚证与湿热中阻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证型之间β2-微球蛋白检测水平五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发现,以湿热中阻证与其余各组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各证型间尿酸、尿素氮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rn 结论: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肾功能损害的发生与中医证型相关,其中肌酐水平的升高以湿热中阻证为主,瘀血阻络证其次;β2-微球蛋白的异常以湿热中阻证为主,脾肾阳虚证次之.经统计软件处理,五组证型比较发现,湿热中阻证较肝郁脾虚证更容易发生肾脏损害,以血清肌酐、β2-微球蛋白升高为主;尿酸、尿素氮的比较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较小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