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属14个物种果实软熟性状评价

摘要

本文对猕猴桃属14个物种果实软熟性状进行了评价。猕猴桃属植物3个组14种25个类型的果实在20℃室温下进行后熟处理,为能够检测果实较小的物种,所以采用直径小平头探头测量整个果实或不同部位的硬度。软熟模型采用Boltzman功能或合适的单指数衰退模型来建立。对于3个类型的果实,如中华猕猴桃的“Hort 16A”、软枣猕猴桃的“Hortgem Tahi”和金花猕猴桃果实分别为未熟、成熟和过熟状态。成熟度在软熟启动之前对推迟软熟有影响,一旦果实开始变软后,成熟曲线就相对较一致。不同组织部位如外果皮、内果皮和果心的软熟一般与测定全果硬度期间的变化模式相同。也有例外,在一些种类如中华猕猴桃、华南猕猴桃和山梨猕猴桃,其果心不软化或软化速度较其他组织慢很多。本研究发现猕猴桃属植物果实的软化范围较目前商业栽培的品种范围宽,特别是,一些结果小的物种其果实直到软熟过程结束仍保持较大的硬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