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4年全国工程勘察学术大会 >成都某建筑场地岩溶发育特征及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成都某建筑场地岩溶发育特征及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摘要

成都地区部分建筑场地基岩为含石膏、钙芒硝及方解石晶洞的软质泥岩,岩体裂隙发育,在潜水与裂隙水等共同作用下,岩溶发育较强烈,给工程建设带来诸多难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围绕某场地岩溶发育这一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从岩溶发育的地质背景、形成条件、分布特点等方面对场地内的岩溶发育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岩溶的发育和分布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并评价其对场地的工程影响。rn 场地岩溶多发育于地下5~15m之间,溶洞以小型为主,其次为其中小型溶洞和大型溶洞相对发育,占到52.70%和20.95%,而中型及中偏大型分别占到14.86%和11.49%。场地内岩溶发育且在平面上分布具有强烈的不均一性,部分溶洞相互贯通。rn 场地卵石层厚度不大、层位不稳定,整体上中密卵石层可以作为良好的天然地基,但由于上部荷载过大,使地基不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同时场地存在溶蚀空洞,仅采用天然地基不对空洞进行处理,对建筑物存在危害,同时溶蚀空洞内水体具有连通性流动性,对天然地基卵石层的砂层具有减弱效应,对建筑物存在不利影响。不宜直接采用天然地基。rn 场地内地下水动力条件复杂,岩溶平面发育不均,且存在形成土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对拟建建筑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需并根据荷载要求对场地的强风化泥岩进行复合地基处理(如大直径素硷桩)、或采用桩基(钻孔灌注桩等)等适宜的基础形式,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同时对场地存在的溶蚀性空洞进行封闭回填或灌浆,增加水体的渗流路径,减小水力梯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