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全国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联合会2014研讨会 >中小型图书馆的特殊群体服务—服务于弱势群体的实践

中小型图书馆的特殊群体服务—服务于弱势群体的实践

摘要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的文化教育机构。其存在及活动的宗旨就是全体社会成员服务,让所有的人能够更好地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图联于1994年共同修订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应该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种或社会地位,向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服务,还必须向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利用正常的服务和资料的人,提供特殊的服务与资源。为弱势群众服务,运用图书馆自身信息优势帮助他们,使他们的弱势逐步转变,是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责。rn 弱势群体由于他所处的独特的社会地位,就决定了公共图书馆在开展服务时,要有针对性,在保留传统的服务方式与方法的同时,如设立专门的流通图书馆车,送书进村庄,进家门等活动,提供传统的图书借阅外,还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与方法,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活动,来更好的为本地区群体提供服务。rn 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中,基本上都是公共图书馆敞开大门,“等”读者前来看书学习,而这种服务方式,显然不适合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由于在社会中长期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在获得信息知识方面,相较于其他群体存在一定的困难性,如果仅仅是被动的开展借阅活动,则很难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比如一项对农民工休闲时间时间里经常从事的文化休闲活动的调查中,按程度排列依次是:看电视(24.2%)、睡觉(14.2%)、上网(11%)、与工友聊天(11%)、打牌打麻将(4%),但是有60.3%的农民工表示愿意接受文化、专业技能的培训,可见弱势群体对文化信息也有很强的需求,所以图书馆就要充分发挥图书流动车的作用,对于地处远离都市的中小型图书馆更要积极发挥图书馆的职责与作用,来满足弱势群体获取知识的需求,消除他们获取信息的障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