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六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发展学术论坛 >探索现代化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设计回顾

探索现代化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相结合——山西应县木塔佛宫寺设计回顾

摘要

"中国建筑是一种高度有机的结构,随着钢筋混凝土和钢架结构的出现,中国建筑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局面.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体系一定要使用这些新材料并找到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否则,中国式建筑今后将不复存在."(摘自梁思成《图像中国建筑史》) 。很多有识之士通过各自的实践,探索着不同的道路。笔者公司有幸承接了应县木塔文博馆的项目,在这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试图探索一条既能保持辽代建筑特点,又能通过现代技术材料,实现现代功能需求的道路,实现“历史与现代与未来的对接”。文博馆应该成为承接历史、展示现代、联系未来的连接体。必须将传统的建筑形式与现代结构形式相结合,将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并置,将木塔固有的展示方式与现代展览理念融合,来表达对历史与现代、未来的描绘。文博馆的建造目的是为了向世人继续展示佛祖真身牙舍利、辽代历史文化、建筑艺术、泥塑艺术等,使世人能够更加直观地、体面地参拜佛牙,更加切实地感受祖国悠久的灿烂文化遗产。在修缮思路上,深入研究木塔历史、辽代建筑布局及结构形式特点:寻找“对接”点。利用佛宫寺大雄宝殿的建筑形式,结合文博馆使用功能,建造木塔文博馆。新建建筑应当充分考虑与原建筑的尺度关系,根据复原的佛宫寺工字殿模型,以及原有场地情况,进行视线分析最终确定大雄宝殿距离木塔中心2.10米,保证人们从塔的南侧、东南侧及西南侧采用标准35mm镜头拍摄木塔全景照片时,看不到北侧新建建筑群。从任何角度观石时都能够突出木塔风采。丰富区域天际线,达到衬托木塔、烘托木塔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