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文价值观在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教学中的理性回归

摘要

时隔大约30年之后,随着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召开以及此后每四年一届的定期举办,挖掘和整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始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关注,一些项目也逐步进入到运动会的竞赛和表演中。在这种趋势下,许多具有民族文化背景的高等院校逐渐把这些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一些学校甚至成为为各级比赛输送运动员的训练基地,使得少数民族体育在校园中得到了广泛、持久的推广。反思高校的少数民族体育教学过程,往往注重的是将如何提高技术水平、获得更好的成绩作为教学目的,而忽视了其本身蕴含的文化背景和人文情怀;关注的是其外在的工具性、任务性和功利性价值,却忽略了其内在的本真性、认同性和历史性价值。在教学活动中,做到工具性价值与人文性价值的均衡与统一,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文价值的理性回归是构建校园特色文化的重要举措。民族健身操融汇了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健身操的形式进行编排,使得这项活动韵律性强、健身效果好、简单易学,同时又具有表演性、自娱性和时尚性等特征,是近年来广受学生欢迎的体育课程。通过民族健身操的教学,使学生在享受艺术带来快乐的同时,领略到多元文化的风采,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强健了体魄、拓展了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这一教学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教学中应用前景广阔,如何从中提取并进行合理的整合是进入课堂的关键。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校园中可以看到,黎族的跳竹竿、藏族的锅庄舞、朝鲜族的鼓舞以及蒙古族的那达慕活动等文体活动开展普及,校运动会开幕式中的文体表演更是展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充分整合资源,打造适宜的体育项目走进课堂是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环节。同时,加强横向联系,不断汲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是促进特色教学模式向更高境界迈进的必由之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