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 >以正念接受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省级运动员表现提高的影响——一项个案研究

以正念接受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省级运动员表现提高的影响——一项个案研究

摘要

目的:在运动心理学领域,一直被大量关注的就是通过心理技能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表现成绩。最近,Gardner和Moore (2004,2007)发展出了一个以正念接受为基础的心理行为干预方法MAC来提高运动员的行为表现水平。该方法在业界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本研究对它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并进一步考察该方法是否能提高省级运动员的正念、接受水平以及对运动表现提高是否产生影响。研究假设:该散打运动员在接受心理干预方法MAC后,正念水平、接受水平会增加;训练效果得以改善。rn 方法:本研究采用个案设计来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具体的方法是采取多重基线水平的ABAB设计用来检验心理干预对运动员正念水平、接受水平以及运动表现的影响。评估量表主要采用了《五因素正念量表》和《接受和行动问卷》。rn 结果:通过“视觉化检验”和效果量PEM两项指标来对MAC干预前的基线水平和干预后的评估加以对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念水平得分上,运动员Z由干预前的平均值120,提高到132(提高了10%),PEM=O.86;第二次由干预前的135.33,提高到144.67(提高了6.9%),PEM=1。该运动员的两次效果量都表明干预效果显著,表明了运动员的正念程度的提升。运动员Z的接受和行动水平得分由干预前的平均值36,提高到37.14(提高了3.2%),PEM=O.86;第二次干预前的37.33,提高到38.67(提高了3.6%),PEM=1。该结果表明干预效果显著,同时表明了运动员的接受程度的提升。此外,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表现评估、运动员的半结构访谈也都认为干预对运动员的正念和接受水平改善以及运动表现起到了较好的干预效果。rn 结论:本研究的实验干预基本证实了本研究的假设。但本研究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首先,本研究设计两次干预间隔时间太短,仅有三个星期。这是由于运动员的比赛时间安排所造成的。这也导致了许多指标在第二次干预期间没有太多的改变,在未来的研究中ABAB的实验设计上可臥更加合理。其次,本研究采用的个案的实验设计,实验的外部效度有待进一步检验。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行单倍试实验设计或大样本测试,来验证正念干预方法在本土的有效性。第三,本研究所采取的被试为散打运动员,属于对抗类项目,但是正念训练方法是否对于某些运动项目更加合适,或者与某些运动项目心理要求更加匹配,则需要下一步的研究来验证,建议今后研究应该多选取不同类型运动项目,从而考察不同项目间正念训练的适应性是否存在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