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五届北京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 >商周时期绿松石嵌片的标量化研究

商周时期绿松石嵌片的标量化研究

摘要

通过对商周时期三处遗址136件绿松石嵌片表面形状、厚度、厚度变化维度、长宽系数及长宽比等方面的标量化分析研究,得出殷商时期两种手工业管理模式之下(王室管理模式和家族管理模式)所生产出的绿松石嵌片的不同;同时得出在西周早期的曾国地区,用于镶嵌的绿松石制品已经相当"标准化".这一研究反应出不同时期、不同管理制度下绿松石生产这一手工业部门技术表征的差异.rn 安阳殷墟及随州叶家山无论在绿松石嵌片的表面形状、周边处理、周边角度、长宽比还是厚度差上,都表现的更为标准化。而安阳殷墟和驻马店殷墟所表现出的不同,主要原因是遗址等级的差别。安阳殷墟遗址作为王都,有更高的权力、资源和人力去追求奢侈品的标准和等级,而相比之下,驻马店殷墟却只是一般等级的遗址。何毓灵先生通过对于出土甲骨文的释读及出土墓葬及随葬器物的分析,认为商代对手工业的管理模式主要为两种:王室管理模式与家族管理模式。由此可以提出,驻马店遗址的等级较低,其出土的绿松石制品在表面形状上表现出了很大的不一致性,这应该为家族管理制度下生产的产品表征:而安阳殷墟作为王都,其遗址等级之高,规模之大,为其他遗址所不能媲美,其出土的绿松石制品在形状上高度统一,应该是王室管理模式下生产出的产品表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