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鸭坦布苏病毒对雏鸭的致病性、病变特征及发病机制.rn 方法:对1周龄雏鸭经肌肉途径接种病毒,观察临床症状,于感染后1、3、5、7、9、11、13、15、17、19、21天采血致死、剖检,对心、肝、脾等器官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病毒定量检测,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和抗体变化规律.rn 结果:攻毒雏鸭感染后第3天食欲减退,不愿活动,部分鸭拉黄白色稀粪,后期出现神经症状.剖检病鸭可见心内膜出血,脾脏肿胀,肝脏肿大、易脆并有出血,脑膜充血.感染雏鸭多数组织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心肌纤维变性、坏死,间质有炎性细胞浸润,心内膜下出血;肝细胞空泡变性、坏死;脾脏局部淋巴细胞减少,并伴有大量异嗜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大脑可见血管“袖套现象”,嗜神经现象和胶质细胞结节,呈典型的病毒性脑炎病变。雏鸭感染后第1天在心脏、肝脏、脾脏等主要器官都能检测到坦布苏病毒,除脾脏外攻毒后第3天器官的病毒含量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同时,雏鸭攻毒后第5天血清中出现微弱的中和抗体,第17天时达峰值随后下降。rn 结论:坦布苏病毒感染雏鸭后能迅速入侵机体各主要器官组织并大量复制,造成全身多器官的病理性损伤,导致感染鸭出现临床症状,甚至死亡。同时,雏鸭接种病毒后能快速产生中和抗体抵抗感染并清除病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