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之交的汉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周作人、张爱玲、梅娘为例(节录)

文学'统战'与当代文学在新中国的重建——以《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周作人、张爱玲、梅娘为例(节录)

摘要

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易代前夕,中共高层刘少奇、周恩来以及胡乔木、夏衍等文化界领导人先后指示,北京、上海保留几家内容日常、形式通俗的民间报纸,继续为其在旧社会所联系的特定读者群服务,甚至可以囊括小资产阶级中的进步分子,以及中小工商业者、店员、里弄居民和家庭妇女等较为落后的分子.其预期功用是,引导这批人在新社会进步.由于北京、上海自身的文化传统以及在新中国的区域定位不同,这一基于阶级斗争理论的传媒布局,仅在上海修成正果.上海的小报《大报》《亦报》,加上香港《大公报》、上海《新民报·晚刊》,构成了1950年代的《亦报》场域.《亦报》场域存续八年,为初创期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和新中国文学话语的转变过程,提供了另外一个类别的生产方式和文学文本.将其纳入当代文学史,或可有助于复现十七年文学的复调走向,呈现其还未被学界充分认识的十七年文学前半期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全文文分为引言、文学背景·出场人物(作者、提携人)、《亦报》场域中的沦陷区三家比较、为什么是上海——1950年代京沪比较四个部分.本文节录其中的前两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