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灸经图》治疗涎潮证一例举偶

摘要

涎潮症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十三篇,“是故子午之岁,太阴升天,主窒天冲,胜之不前:又或遇壬子,木运先天而至者,中木运抑之也,升天不前,即风埃四起,时举埃昏,雨湿不化。民病风厥涎潮,偏痹不随,胀满;久而伏郁,即黄埃化疫也。”王师认为,治中风涎潮症,用天南星半夏白僵蚕石菖蒲涤痰开窍,远志天麻平肝潜阳祛风,石斛沙参菟丝子益智仁升麻猪苓温阳补肾益补脾胃,红花赤芍当归尾地龙活血化瘀开窍,药物相互配合,使痰湿祛,脾肾补,瘀血行头窍醒。王师出奇制胜、屡克顽疾,临床中善于针药结合,针与灸结合,独具特色的疗法使许多疑难顽症患者获得康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