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西湖湿地环境污染及防治途径探讨

摘要

洱源西湖湿地属澜沧江水系,湖水经罗时江汇入洱海,是洱海的重要水源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加、旅游兴起、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及人们环境保护观念淡薄,曾一度出现过保护与开发的冲突,最终造成水质严重污染.本文就西湖湿地污染及相关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探讨.西湖受到污染的同时当地政府和群众充分认识到西湖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和群众通过采取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的“三退三还”和建设湖滨带;优化生态环境,取缔网箱养鱼,种植水生植物;打造生态家园,全面推行“农户交费、政府补助、袋装收集、定时清运”的农村垃圾管理模式;层层签订责任书,并推行镇、村、组干部环保风险抵押金体制等七大举措,西湖水质从2001年的地表水V类上升到目前的Ⅳ类。笔者建议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低污染、高效益生态农业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施用;推广新型病虫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建设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加强庭院环境美化,保证人居健康;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做好环保宣传,提高村民环保意识;保护西湖湿地生物多样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