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竹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摘要

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是生态系统过程与功能的重要特征,开展种群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可以细化植物种群化学计量学内容,确定限制植物生长的元素类型,同时为大尺度模型的发展提供数据基础.为阐明中国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C、N、P化学计量学特征,通过对毛竹主要产区文献数据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探索中国毛竹林“植物-土壤-凋落物”系统C、N、P及C:N、C:P、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不同组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经纬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毛竹林叶片C含量为478.30mg·g–1,N含量为22.20mg·g–1,P含量为为1.90mg·g–1,C:N为26.80,C:P为299.60,N:P为14.40;毛竹林0-20cm土层C含量为21.53mg·g–1,N含量为1.66mg·g–1,P含量0.41mg·g–1,C:N为14.20,C:P为66.74,N:P为4.28;毛竹凋落物C含量为438.49mg·g–1;N含量为13.39mg·g–1;P含量为0.86mg·g–1,C:N为22.53,C:P为665.67,N:P为22.55.2)毛竹林“植物-土壤-凋落物”系统中,C:N表现为:叶片>凋落物>土壤,C:P和N:P均表现为:凋落物>叶片>土壤,叶片N、P再吸收率分别为39.68%和54.74%,中国毛竹林生长发育总体上可能受到P限制或者N和P两种元素的双重限制.3)纬度梯度:叶片N含量、N:P随纬度增加而增加,C:N随纬度增加而降低.经度梯度:叶片N:P随经度增加而增加,P含量、C:N随经度增加而降低;土壤C:N随经度增加而增加,N含量随经度增加而降低;凋落物N含量随经度增加而降低.4)叶片N含量与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均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但对温度的响应比降水更敏感,叶片N含量与纬度呈正相关关系,支持“温度-植物生理假说”,反映了植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