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地质和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地质和流体特征及成矿机制

摘要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浅覆盖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矿床,位于皖东南、紧邻江苏省的南陵-宣城地区,构造上处在长江中下游构造-岩浆-成矿带呈北东向展布的东段及其喇叭口状扩张部位的东南侧.矿区地表大部分为第四系沉积物,其覆盖之下有白垩系下统中分村组陆相火山岩和白垩系上统赤山组陆相沉积碎屑岩.根据钻孔揭露,赋矿石英闪长玢岩岩体在平面上大致呈北东向延长的透镜体状,长度大于5km,最宽处不足1km;岩体垂向上近于直立,略向南东倾,围岩为三叠系下统和龙山组灰岩、泥质灰岩和泥岩,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处发育角岩、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其中未见矿化.结合前人关于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成岩成矿机制的研究成果和认识,本文认为,宣城茶亭铜金矿床是在岩浆-气液流体隐蔽爆破形成隐爆角砾岩体及其相关岩石后,深部岩浆房中继续分异的热液流体以及区域岩浆侵位结晶热场驱动的深循环大气降水热液流体通过萃取和卸载进而充填和交代成矿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