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 >北京西郊寒武系第二统昌平组核形石特征及成因

北京西郊寒武系第二统昌平组核形石特征及成因

摘要

"核形石(oncoid/oncolite)"一词来源于希腊语"onkos",等同于英文词汇"lump".作为微生物岩的一种,核形石常被认为是由微生物直接形成的,或者是由微生物新陈代谢而产生的碳酸盐沉淀间接形成.在前人的研究中,核形石主要具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核形石具有不规则的形状、边界以及特殊的核心-包壳结构,与鲕粒(ooid)等包壳颗粒具有明显的区别;第二种核形石内部具有似叠层石/鲕粒的纹层状结构,以及大量的钙化有机质残余物,因此核形石也被称作"SS型叠层石(stromatolites)"、"藻鲕粒(algaloolites)"、"藻灰结核(oncoids)"等.野外露头和镜下鉴定结果显示,核形石的形成主要受控于三级以下海平面的升降以及水动力因素。结合野外露头、镜下鉴定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核形石的微组构成分指示核形石与微环境的不同互动形式。比如核形石的包壳主要由亮层和暗层交互而成。亮层多由钙化残余菌丝和微亮晶白云石组成,而暗层多由黄铁矿及泥晶白云石组成,说明亮层和暗层分别代表微生物席与沉积环境不同的互动方式,其中亮层可能形成于气温高、相对潮湿的夏季,而暗层倾向于形成在气温低、相对干旱的冬季。最后,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寒武系第二统昌平组以核形石为主的微生物岩开展了成因方面的探讨。结果表明,生物灭绝事件是此套以核形石为主的微生物岩的直接成因,但也许并不是决定性成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