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砧苹果栽培的'千阳模式'探析

摘要

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苹果大发展时期,90%的果园是按照乔砧密植栽培模式建立的.这种栽培模式虽然对推动我国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乔砧密植栽培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加之该模式自身的缺陷,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光照不良、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已不能适应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了使我国苹果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进一步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增加果农收入,近年来,千阳县抢抓国内苹果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按照"大企业引领、合作组织带动、能人大户示范、园区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果业,探索形成了矮砧苹果标准化生产的"千阳模式".该模式对于推动我国苹果栽培制度与国际接轨,实现我国苹果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苹果生产大国向生产强国的战略性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政策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田间大学培训、标准品牌创新、产业融合发展"六个方面,对"千阳模式"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