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琴虫分离鉴定及体外培养特性研究

摘要

本研究首先对我国东海,黄海,渤海部分海域养殖的菲律宾蛤中派琴虫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以发病严重的蛤做研究材料,本实验室进一步系统性建立了快速鉴定派琴虫的方法;对高荷虫量的样本中的派琴虫进行分离及纯化,并进行体外培养;对体外培养的派琴虫的生长特性进行测定,并比较虫体在不同组织中生长特性的差异.结果显示,我国海域人工及养殖的菲律宾蛤感染派琴虫情况十分严重,部分海域感染率高达95%以上,感染种类为奥尔森派琴虫.为满足口岸检疫及流行病学调查需要,本实验室建立了实时荧光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及荧光原位杂交等一系列检测方法,并进行了评价和验证.在蛋白水平上,利用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派琴虫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及免疫磁珠分离方法.利用分离的派琴虫建立了派琴虫体外培养方法,从高荷虫量的养殖蛤中成功培养了派琴虫营养孢子;同时,对派琴虫体外培养的特征进行研究发现,体外培养派琴虫表现出组织噬性,鳃组织中繁殖速率较高,生长密度能高达106个/ml,以营养孢子形式存在,而在斧足组织中繁殖速率较低,密度为103个/ml,主要以休眠孢子形式存在.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虫体入侵机制、寻找潜在抗病药物靶位点指明了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