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火归原”法临床应用集萃

摘要

"引火归原"法为祖国医学治病法则之一.它是治疗元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属于"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其具体适应症主要是肾阳虚的上热下寒症,阴精亏损,肾水不足,导致阴不涵阳所出现的虚火证,以及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出现的内寒外热证,可用滋肾中药加附子、肉桂之类以"引火归原",使虚火敛降,阴阳平调."引火归原",又称"引火归源"或"引火归元"."引火归原"之"火",是指"虚火"、"龙雷之火"、"浮游之火"、"无根之火"等.所谓虚火者,因虚而致也;龙雷之火者,水亏无所潜藏也;浮游之火、无根之火,下无真阴为引坠之根也.以上诸火均为肾火涸竭、真阴亏损而致的一种病理性改变.现把肾阳亏虚而上浮的虚火(肾火上升)下归于肾,称引火归原.肾火上升表现为上热下寒、面色浮红、头晕耳鸣、口舌糜烂、牙齿疼痛、腰酸腿软、两足发冷、舌质嫩红、尺脉虚,可在滋肾药中加附子、肉桂之类,以"引火归原",使阴阳平调,虚火不升."引火归原"法,素来为历代医家推崇备至.如《医方备解》说:"火从肾出,是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附桂与火同气而味辛,能开腠理,致津液,通气道,据其窟宅而招之,同气相求,火必下降矣",此可为"引火归原"法的理论依据.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概括了引火归原方剂配伍的特点:"当用辛热杂于壮水药中导之下行,所谓导龙入海引火归原",提出两大特点:一是大量的壮水药;二是少量的引火归原药.近年来"引火归原"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更加广泛,笔者曾用此法治疗失眠、高血压、咳血、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