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 >146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观察和治疗

146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病因观察和治疗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颈性眩晕患者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2010年3年间确诊为颈性眩晕的患者146例,其中90例确诊为交感型颈椎病,其中30例行高位硬膜外阻滞术,60例行枕颌带牵引治疗,选30例与高位硬膜外阻滞术进行比较,其中4例为退变增生压迫椎动脉所致行颈椎前路手术切除增生骨质融合固定,5例为颈椎不稳刺激椎动脉所致头晕行颈椎前路融合固定手术,2例为椎动脉狭窄所致行介入治疗,45例为颈部血管因素造成血管狭窄脑部供血不足。结果:30例行硬膜外阻滞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优12例,良15例,差3例,优良率为90%,平均显效时间2.2±1.6小时;30例行颈椎枕颌带牵引的患者,症状改善者优5例,良9例,差12例,优良率为46.7%,平均显效时间7.7±3.0天,无效4例;对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评分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显示两者治疗都有效,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种治疗方案评分差值进行完全随机t检验,结果显示硬膜外阻滞组明显优于枕颌带牵引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显效时间进行秩和检验,结果表明硬膜外阻滞组显效时间明显低于枕颌带牵引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11例手术治疗患者效果良好,其余46例患者就诊于血管外科,预后不详。结论:颈性眩晕患者中,完全由于椎动脉病变所致的比率很低,仅为7.5%,对于交感型颈椎病所致的颈性眩晕行高位硬膜外阻滞组疗效明显好于枕颌带牵引组,是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的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方法。伴有椎动脉纤细的患者行封闭治疗显效快,症状缓解明显,伴有颈椎不稳的患者牵引效果更好。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可为骨质退变、增生所致椎动脉压迫,颈椎不稳刺激椎动脉,椎动脉狭窄引起脑供血不足,还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为颈动脉狭窄引起,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一定要区别诊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