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低涡引发的盛夏持续性暴雨机理及中尺度特征分析

低涡引发的盛夏持续性暴雨机理及中尺度特征分析

摘要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FY-2卫星云图及昆明CINRAD-3830C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对7月18日~20日云南盛夏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稳定的两高辐合环流形势下,在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急流作用下,中低层低涡沿切变线移动而形成的。物理机制上,持久而强劲的低空偏南急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条件;暴雨过程强降水的落区,发生在水汽通量大值中心附近、高能舌前部、低空急流能量锋区的左前方;低层强烈的辐合上升运动持久且深厚是强降水维持的重要因素,700hPa湿Q矢量散度辐合区与云南强降水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卫星云图上,低空急流云系以及低涡涡旋云系不断诱发形成的多个MCS是产生这次持续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多普勒雷达强度场回波特征为稳定的絮状和气旋式涡旋状回波结构,并有强度达到25~30dBz平行短带状回波出现,且暴雨落区有强度30~35dBz的强回波持续存在;速度场显示的大风区、长时间持续存在的暖平流是造成此次持续性暴雨的直接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