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7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 >博路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血清MIF、1L-17及1L-10变化及临床意义

博路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血清MIF、1L-17及1L-10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探讨博路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过程中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白细胞介素(IL-17)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2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MIF、IL-17和IL-10的含量.实验组应用博路定,在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实验组及健康对照者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HBV-DNA)、丙氨酸转移酶(ALT)以及血清中的MIF、 IL-17和IL-10.结果:实验组ALT及HBV DNA在第4周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血清中的MIF, IL-17的含量也在4周开始出现明显升高,其后逐渐下降,而IL-10的含量表现为在12周时明显下降。其后逐渐升高。结论:博路定在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的同时,体内MIF、IL-17和IL-10的含量变化可能意味着免疫耐受的打破,可能有利于体内炎症反应的减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