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十七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的跨界互动

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的跨界互动

摘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家报刊园地稿源丰盛,中长篇层出不穷,再加上网络文学的兴起,出版界又密切关注海外创作,遂造成海外移民作家创作的高潮.新移民作家生活于两种甚至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使他们在观照民族历史、透视社会心理,以及运用艺术表现手法上都与本土作家迥然有别。作为一个数量文章探讨了海外报刊与文化生态,扫描各类华文传媒与创作、与中华文化传承的关系,分析其如何形成新的多元文化集合。海外华人需要文学的交流平台和发表园地,同时也需要凝聚更大的力量去推动文学的发展。作为重要的话语资源与参照系统,华文传媒聚集起一个相当有生气的作家群,或将成为文学思潮的滋生之地,形成“多元共生、互补交融”格局并向纵深拓展。对没有国内作家协会那种资源的海外创作者来说,报刊园地是任由他们耕耘的土壤,而每年举办文学评奖活动,对作家的激励与影响也极为重要。文化传媒的凝聚力使华人在异国他乡生存立足和发展的多重压力下,在远离中文核心语境的环境中,不仅没有丢失自己的精神价值、人文追求,反而找到了无限旷达自由的表述方式。应该说文学的要义在于表达本身,而这一表达自有它的特殊性。正是在此意义上,文学才成为特殊的话语。而北美的华文文学作为海外移民文学的重镇,从留学生到多元文化的承载人,作为最具创新力的群体,与华文文学的发展历程同步,同时又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亦将产生不负时代与历史的、真正的鸿篇巨制。在海内外创作与研究相互照应的格局下,杨匡汉教授特别提出要加强学理建构的四个环节:注意思维路向上的跨界、文化碰撞上的对话、治学方法上的辩证和学术推进上的创新。这些跨域互动,交流融合,无论对文学自身的研究和发展,或对当代华文文学,所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