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中国石油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年会 >低渗透油田中高含水期调整方法研究

低渗透油田中高含水期调整方法研究

摘要

A油田为裂缝性低-特低渗透油田,储层物性差,储量丰度低,单井产液量低.当可采储量采出程度达到50%以上,含水进入中高含水后期以后,控制含水上升和产量递减速度的变差,预测采收率仅20%,低于同类区块25%的水平.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油田在中高含水后期的问题,提高注水效率,提高采收率,剖析油田问题,揭示出平面和层间非均性强,动用差异较大,加之开发早期开发水平低,长关井和低效井比例大等问题.因此,首先开展了精细地质研究,应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及密闭取心、密井网测井资料,深化井震结合及多学科一体化技术研究,形成了以井震结合精细构造描述、河道砂体储层细分解剖、裂缝性油藏多学科剩余油描述为核心的精细油藏描述技术.一是深化断层认识,明确了注采对应关系;二是应用河道砂体细分解剖,进一步明确井间砂体连通状况;三是开展多学科研究剩余油,进一步明确剩余油分布特征,使矛盾更加突出,挖潜目标更加明确,为挖潜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展室内岩心实验和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和量化注采系统调整、注水结构调整、周期注水、分层注水和深浅调剖等常规调整技术,并完善了相应的配套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完善了油田注呆关系,优化了平面和层间的注水结构,取得了好的效果.同时针对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通过调研和总结,形成了适合油田特点的"目标化管理模式、专业化管理制度、差异化治理对策、动态化预警机制"为核心的"四化"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管理水平,保障油田生产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措施实施5年来有效地实现了油田产量少递减、含水少上升的目标,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提高了油田采收率,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