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之交的汉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试析1950-60年代台湾青年的'虚无',重理解'现代主义与左翼'——以陈映真《我的弟弟康雄》与王尚义《野鸽子的黄昏》为线索

试析1950-60年代台湾青年的'虚无',重理解'现代主义与左翼'——以陈映真《我的弟弟康雄》与王尚义《野鸽子的黄昏》为线索

摘要

从1960年代的《笔汇》、《文星》、《现代文学》、《文学季刊》,到1970、80年代的《文季》、《夏潮》、《人间》,这些杂志呈现了1960年代青年思想与行动探索的连续性和复杂性,他们在战后台湾人文意识的建设中,创造了多种源流和高度,也影响了台湾左翼思想的特质和社会运动伦理。而重新整理这些经验,不限定从左翼的立场出发,或许更有利于探明其动态的生成。本文试图整理分析王尚义作品的风靡和限度,以及1960年代台湾青年的社会意识的起源和结果,也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陈映真和他们这一代人的经验。进而,如何把这些宝贵的经验知识化、思想化,使其可以传承?这是本文出发的意识,也是一个刚刚开始的行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