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四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 >《新青年》与新旧剧论争

《新青年》与新旧剧论争

摘要

20世纪初叶,在"民智未开,民权未伸"的中国,要想实现民族的救亡自强,必须从推翻旧的社会意识,建立新的文化机制做起.《新青年》是20世纪初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也是中国新、旧剧论战的主要战场,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当时命名为《青年杂志》,封面题写"陈独秀主撰".1916年,陈独秀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聘,就任文科学长一职,《青年杂志》编辑部也随之迁入北京.自第2期开始,该杂志更名为《新青年》,形成以新文化运动的四大先锋"陈胡钱刘"——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为代表的集体负责制的编撰体制.1926年7月,《新青年》最终停刊,围绕着它形成的松散的新文艺阵营悄然解散.于是新与旧之争,便凸显了民族文化嬗变的思想历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