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神韵”说对中国艺术意境理论的贡献

摘要

"意境"作为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是在从《诗经》开始的悠久而丰富的抒情文学传统中以及"自然气感说"的哲学基础上生长起来的.佛教文化的传播直接启示了意境的理论生成,受禅宗影响的唐人借用了"境界"一词将其引入艺术与审美创造,以"境"来论诗,司空图及以后诸家对意境的创造与审美特征的探讨标志着意境理论的进一步成熟.为矫正清初诗坛肤浅、诡辩、直尽的弊端,王士祯重提盛唐以来的神韵说.作为对于山水诗歌创作的理论总结,它对于禅意妙悟的推重、对清远之韵的追求,对兴到神来的强调,不仅对于清初的诗坛儒家诗学精神主导文坛的局面,起到了很好的调和与校正,也使中国历经几千年而发展至此的意境理论,由此而得以延续与发展,是中国诗歌意境理论发展到清代的一股合力中不可或缺的一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