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6年四川省针灸学会学术年会 >腘窝浮络放血疗法的临床运用

腘窝浮络放血疗法的临床运用

摘要

《素问·皮部论篇第五十六》中将络脉中浮行浅表的部位的称为浮络,吴岜注:"浮络,浮于皮部之络."腘窝为膝后区的菱形凹陷,属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按经络所属分区为足太阳皮部,《灵枢·经脉》云:"其支者:从腰中,下夹脊,贯臀,入腘中."因皮部为皮肤、络脉、经脉、脏腑各层次的最外部位,体内的疾病,通过经络反应到皮部,外部的病邪或治疗方法,则可从皮部影响经络及脏腑.笔者在辨病、辨经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腘窝浮络放血治疗多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临床疗效,可见放血疗法是临床实践中采用的主要诊疗手段之一。国医大师贺普仁先生命名此法为“强通法”,运用该法使邪随血出,祛瘀通闭,疏通脉络,经气通畅,营血顺达。笔者在长期的临产实践中,观察胭窝浮络形状及颜色的改变,根据病情及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针具及刺络方法,治疗多种顽固性疾病均取得明显疗效。胭窝浮络的病变及所用针具及刺络方法选择大致分三种情况:如果血管颜色变深,充盈不明显,可用左手拇食指固定欲放血络脉,因血管未充盈,血管位置较深,用三棱针用力点刺放血;如血管迂曲轻度怒张呈紫黑色团状分布,用三棱针或火针散刺放血,使放血面积增大,瘀血尽出;如血管迂曲怒张明显,血管壁较薄,用火针点刺,如蜻蜓点水,快速而轻盈,勿刺透对侧血管壁。三种方法必有紫黑色血液流出,血液颜色由紫黑变红为止。如果出血不畅,可用酒精棉球时时擦拭针孔,防止血液凝固,延长流血时间,或拔大小适宜的火罐,留罐3—5 min,使瘀血吸拔而出。放血后针孔处如果出现血肿可用干棉球按压片刻以止血。治疗时令患者充分暴露患侧腘窝,查看腘窝络脉情况,用酒精常规皮肤消毒后实施放血疗法。患者采取何种体位、放血量的多少,根据患者的耐受度及病情决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